——洛阳人防避暑纳凉侧记
“这里设施齐全,有无线网络,有纯净水,还有阅读区,宽敞凉爽,经常带孩子来这儿,乘凉带娃两不误!”家住珠江路的市民杨女士说。
“三伏天家里非常热,开空调身体受不了,开电扇又感觉不凉快。每天午觉起来,周边的街坊邻居都会陆续来到这里,把纳凉点当成了活动中心,喝杯老茶,下盘象棋,畅聊国是,心情十分愉快。”71岁的郭老先生乐呵呵地说。
“我们每天选播一部优秀国产影片和科普纪录片,让大家在享受清凉的同时,寻回和坚定中国文化自信,这两天播放的《流浪地球》,《湄公河行动》就深受大家喜欢。”青岛路爱尚街地下商场经理于伟介绍说。
……
以上这些是洛阳市避暑纳凉工作的一个个缩影。
2019年,洛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紧密结合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、“建设让党中央放心、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”、“人民防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”的要求,以开放人防工程避暑纳凉为载体、抓手、平台,最大限度利用人防战备资源服务民生、改善民生、保障民生,进一步深化人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际成果。
服务民生选准角度
避暑纳凉,是民生工程,也是民心工程。2010年起,洛阳市人防办充分挖掘资源,发挥人防工程冬暖夏凉的特性,以“让洞于民”为着力点,以“还洞为民”为落脚点,将防空洞“变身”市民避暑纳凉点,至今已常态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持续运行10年,受到了各界群众的欢迎,也得到各级党委、政府的肯定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,实现了人防工程战备、经济、社会、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。
“市委市政府将人防避暑纳凉工作列为2019年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。”市人防办主任娄卷明说,“民生无小事,要主动发挥人防工程的战时防空、平时服务、应急支援作用,增加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真正把‘人民防空为人民’的初心宗旨落细、落小、落实”。
为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,市人防办科学谋划、提前部署、迅速行动,高标准挑选纳凉点,高质量布置纳凉点,高效率保障纳凉点,场所、资金、时间、人员同步落实,在2月18日召开的洛阳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郑重承诺:按照“六通六有一保障”标准,利用人防工程为群众提供避暑纳凉场所13处,改善群众纳凉环境。
改善民生增加力度
“纳凉点什么时候开放啊?外面实在太热了。”暑期未至,不时有人通过《百姓呼声》和电话咨询具体开放时间。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,把好事办实,实事办好,洛阳人防加大融合、统筹、协调力度,科学布局纳凉点位,改善内部设施环境,提升安全健康指数。纳凉点由去年的12处5.3万平方米增加到今年的13处7.1万平方米,专职保障人员26人,实现了纳凉点“数量和质量双提升、双促进”和“温度、湿度双下降、双适宜”的既定目标。
人防工程均位于地下,属于信号覆盖盲区,为了防止纳凉人员和信息“失联”,市人防办协调电信部门将手机信号和无线网络覆盖到每一个纳凉点。在每个纳凉点,都有免费饮用水和应急药箱,装有藿香正气水、风油精、碘伏、酒精、创可贴等应急药品,方便群众应急取用。
为方便群众纳凉,市人防办协调《洛阳日报》《洛阳晚报》等主流媒体及时介绍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开放和进展情况。市人防微信公众号、网站开设纳凉专题,详细介绍纳凉点位置和前往路线。各纳凉点现场也悬挂了条幅、设置了引导标识,方便群众到达纳凉点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8月20日,前来纳凉的群众已达30余万人次。
惠及民生注重温度
室外骄阳似火,纳凉点内清凉宜人。走进人流量密集纱厂路兴华地下商业街,口部安装的大型LED屏幕,正在循环播放着人防宣传片,有时还会根据群众的喜好选择播放戏曲或者少儿动画。
华林新村纳凉点的阅读桌前坐满了正值暑期的孩子,立式书架上放置着各种报纸书籍,环球杂志。
每个纳凉点醒目位置都放有人防宣传材料,用于普及防空防灾知识,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。在一些人防地下综合体和地下通道,利用“微宣室”、“E线通”滚动播放河南省和洛阳市人防建设成就,介绍“地道战”与“地下战”、“地上城”与“地下城”等新知识。
“人防部门联合社区组织普法、义诊、健康体检等活动,宣传安全和环保知识等,不定期也联合团委、妇联,开展一些主题公益活动,丰富居民的纳凉文化生活”。社区书记马真玲介绍说,“纳凉工作的开展,树立了人防工程规范化管理使用的标杆,拓宽了人防宣传“五进”的方法途径,推动了全社区人民防空工作高质量发展”。
保障民生强化厚度
为了提高纳凉点服务保障质量,市人防办多次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,制订《洛阳市避暑纳凉点工作管理规定》,确保纳凉点定时开放、环境整洁、管理有序。按照“人防、消防、安保、防汛”要求,抽调专门力量对拟开放的避暑纳凉点进行了“拉网式”检查督查和安全隐患整治,坚决杜绝人防工程“带病运行”。
“今年纳凉点审核十分严格,凡不符合‘四防’和‘六通六有一保障’要求的工程不予开放。选点开放之前我们做了评估、排查和改造,不具备条件的不开放,即使具备基本条件,也要进行一定的修缮和维护。”市人防办副主任赵新东说。
针对纳凉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,市人防办会同工程管理单位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,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,并与街道、公安派出所加强协作巡查,确保人民群众在人防工程内舒适安全、放心健康纳凉。
“自从我们纳凉点开放以来,客流量增加了,商户收入也提高了,最重要的是,给我们商场带来了良好的口碑,真是一举多得!”辽宁路地下商业街负责人原建星说。
“服务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”娄卷明主任说,“开放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工作,是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,是为民服务的示范窗口,也是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,需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。下一步,我们将研究深化人民防空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为社会创造更多、更好的人防产品,服务经济建设,造福百姓生活。”
编者语:
“铸盾为民”,是初心使命,“低碳纳凉”,是民生实事。近年来,洛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始终坚持“人民防空为人民”宗旨,以开放人防工程避暑纳凉为抓手,充分利用人防战备资源服务社会、改善民生,并在推动解决百姓出行难、停车难,服务保障防汛抢险、重大活动等方面主动作为,赢得了群众满意和社会认可。